区域赛事吸睛又吸金 “苏超”赞助商已增至27家

眼下,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热战正酣。记者了解到,“苏超”首轮打响时,仅有6个赞助商,到7月初已增至27家(不含公益支持单位)。此外,13支球队还拥有各自的赞助商。“苏超”的商业价值正在经历一场从“小众赛事”到“流量富矿”的蝶变。

    “苏超”商业价值的爆发并非偶然。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苏超”商业价值变化背后,折射出两大核心趋势:区域消费市场的价值重估与体育营销的战略升级。随着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Z世代地域认同感增强,区域性赛事已成为撬动下沉市场的重要支点。

    更关键的是,相较于“中超”、CBA等顶级赛事的高昂赞助成本,“苏超”这类区域IP具备“低成本、高渗透”的特性,契合部分品牌“精准下沉”的战略需求。正如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对《证券日报》记者所言:“体育赛事赞助是很有效的品牌推广场景,尤其是对餐饮、零售、本地生活服务的推动作用显著,而‘苏超’的线上直播属性又打破了地域限制,能将影响力从本地辐射至全国,形成‘本地转化+全国引流’的双重效应。”

    面对这块“流量与消费兼得”的蛋糕,电商平台纷纷采取行动。京东、阿里巴巴、美团三大巨头各出奇招,将赛事赞助从“品牌曝光”升级为“生态战争”。

    其中,阿里巴巴旗下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余额宝分别冠名常州队、徐州队、无锡队和扬州队。京东则在6月13日率先与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苏超”官方战略合作伙伴;6月20日,又冠名宿迁队。此外,每场比赛后,京东针对获胜城市推出特色商品(如盐水鸭)补贴秒杀活动,更结合“万罐啤酒1分送”等活动,构建“观赛—下单—配送”的即时消费闭环。美团的策略则更聚焦“高频消费”。7月份,美团休闲玩乐宣布赞助“苏超”扬州队,借势扬州传统修脚术推出“苏超足疗免单”活动,将赛事流量直接导向足疗这一高频本地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电商巨头的营销策略各异,但核心目标一致:抢占区域用户心智,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从“小众赛事”到“巨头战场”,“苏超”的爆发揭示了一个新趋势: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区域体育赛事正以“低成本、高转化、强情感”的优势,成为品牌争夺下沉市场、构建生态闭环的关键抓手。而这场“足球流量之争”,最终比拼的不仅是创意与补贴,更是对区域消费潜力、用户需求洞察的长期深耕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