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贴心服务保障苏超消费畅快无忧

8月16日、17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第九轮比赛即将打响,一票难求的现象又一次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赛事的火爆不仅点燃了球迷的热情,更带动了消费市场繁荣,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苏超前六轮比赛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5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

  赛场内的激情呐喊与赛场外的消费热潮相互交织,“吃得放心、买得安心、玩得舒心”成为球迷和游客的共同期盼。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组织从食品保障到价格规范、从广告引导到消费提示提供了全链条守护,以最严格的标准守护好足球狂欢的“食”刻安全、以最贴心的服务保障消费畅快无忧。

监管全覆盖 美食都靠谱

  食品安全是赛事消费的重中之重,苏超自5月走红以来,江苏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以全链条管控、精准化监督为核心,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每一口美食都经得起检验。

  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赛场周边、网红景点、重点商场、大型餐饮等区域,逐一摸清营业执照、健康证明、食材索证索票等情况,杜绝问题食品流向消费者。无锡市市场监管局联动江阴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市局统筹+属地落实+点位驻守”三级保障体系,为球员、裁判员入住酒店拧紧“安全阀”,18项关键环节的“体检式”检查覆盖从原料到加工的全流程;“无锡市市场监管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及“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实时监测冷菜间温度、紫外线消毒时长等26项数据;针对赛场周边、集中观赛点及足球夜市开展“错峰监管+动态巡查”,对现制现售摊位实施“一摊一档”管理,确保即食美味既可口又安全。

  盐城奥体中心赛事期间,市场监管部门逐一核查赛场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资质,让过期变质、“三无”食品无处遁形;对于承担接待和盒饭供应的酒店,从食材采购到加工储存的各个环节,均实施了细致把控。南通如皋市市场监管局提前入驻赛事酒店,对餐饮接待菜单、食材加工过程、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并进行全流程跟踪管理;聚焦原料查验、操作规范等关键环节,对主城区1400余家餐饮单位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全覆盖检查,从运动员用餐到球迷聚餐均让人倍感放心。

价格不乱涨 广告不忽悠

  “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保障后,价格公道、消费透明、宣传真实成为新的关注点。苏超赛事期间,住宿、餐饮等消费场景的价格波动,以及借苏超名义进行的营销炒作,成为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整治方向。

  在价格监管方面,常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商品、景区门票、宾馆酒店、停车收费等重点民生领域,常态化开展市场价格监督巡查,持续规范赛事期间市场价格行为。扬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市区联动巡查,密切监测住宿、餐饮、停车等重点领域价格动态,同时结合突击检查,对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南通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住宿餐饮、交通出行、商业零售、旅游景区等重点领域以及参与苏超优惠活动的商家,通过集体倡议、发放提醒函等方式,引导经营者合理制定赛事期间商品服务价格,确保线上线下的促销价格说得清、对得上。

  在广告宣传合规方面,常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地铁、公交、车站、户外大屏等10余家重点媒体发布单位开展行政指导,发布广告合规指示,防范商家发布以苏超名义炒作商品和服务的违法违规广告;引导相关单位创作彰显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公益广告作品,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比赛场地内部广告以及地标建筑、交通枢纽、重要商圈等户外广告纳入重点监管,守住广告真实底线,避免消费者被虚假宣传所误导,并加大赛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建立侵权纠纷快速处置通道。宿迁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广告日常监测和户外电子屏管控,重点提示经营者禁发敏感和不良信息,下架电梯、过街、快递柜、道闸等广告1375块(张),指导249户广告主和媒体企业。

放心买好物 避坑有指引

  在筑牢安全线、守好公平线的基础上,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与消费者组织为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优质的特色消费付出了诸多努力,从地域特产的精准推广到消费陷阱的提前预警,服务型监管为苏超消费又添一层保障。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多趟高铁上铺设带有苏超元素的“江苏好礼舒心相伴”宣传画面,并在多个地市的火车站电子大屏上线宣传,让南京盐水鸭、苏绣披肩、无锡小笼包等地方特色被更多人知晓,解决消费者去哪儿买、买什么的烦恼。在镇江的主赛场内,华秀镇江锅盖面伴手礼四联盒、金山素面礼盒、源春肴肉、恒顺香醋等“镇江好礼”产品吸引了众多球迷关注,企业搭起帐篷介绍这些特产及其制作技艺,让消费成为感受地域文化的窗口。

  在让消费者便捷买到特色好物的同时,消费者组织还针对买得对、不踩坑给出精准提醒。江苏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出行前可查询景区官网了解苏超门票优惠政策;购买纪念品或特产时,要仔细辨别质量、材质和定价,核实官方授权标识以防假冒。南京市消费者协会针对足球培训建议家长,优先选择有资质的机构,先试课再报名,签订书面合同须明确课程与退费规则,谨慎预缴费用;选购装备时以安全为首位,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涉及赛事标识的优先选择官方渠道购买。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购票认准官方渠道,警惕内部票、钓鱼链接和共享屏幕等诈骗陷阱;餐饮住宿预订时核实地域、日期限制等细则,选择证照齐全的店面就餐。


发表评论